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最新添加
东兰林业局长:大炼钢铁开荒造田导致石漠化
我国将投入25亿元综合治理石漠化
平果石漠化治理成效显著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漠化资料 > 文字资料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广西石漠化区科学数据共享与决策支持平台 【打印】【关闭】

    日前在贵阳举行的“第六届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上,贵州、云南和广西等地的石漠化现象以及西部地区蓄势待发的装备制造业引起与会专家的重视,国家加快对西南地区石漠化的治理以及西部装备制造业也应享受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被专家组作为该次“论坛”的两大主题呈报国务院。会后,本报记者就石漠化问题特别是石漠化现象严重的贵州发展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和学者。被学界称为“生态癌症”的石漠化现象已演变成为喀斯特地区人类生存的最大敌人,贵州省有数以万计的人因这一“生态癌症”至今还过着贫穷的生活。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至今仍在流传着的一句谚语,它的意思是一方水土能够赋予在这个地方生活着的人有着和这方水土一样的品质。

    而在这次“论坛”上,相当大一部分专家学者在谈到包括贵州、云南和广西等地在内的石漠化现象时,他们发出感慨:一方水土也养不活一方人了!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贵州等地的石漠化现象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10月28日至30日,记者前往贵州石漠化现象比较严重的黔西南州安龙、贞丰等县采访时,才算是真正见识了石漠化这一被学界称为“生态癌症”的摧残力。在一片大约5平方公里的山坡上,记者看到,除了光秃秃的石头还是光秃秃的石头,牛羊们想去那里找点青草吃是根本不可能的。

    有关方面的统计表明,目前贵州全省喀斯特面积13.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3.8%,其中,喀斯特出露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1.9%。全省石质荒漠化面积达2.2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2.8%,且每年仍以6.7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大。这些石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境内乌江和北盘江流域。石漠化现象成了阻碍贵州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一道难题。

    是“谁”给贵州出的难题?

    那么,是谁给贵州出的难题呢?答案只能是从贵州自己身上去找。

    对此,长期致力于石漠化现象治理和研究的贵州省林业厅总工程师官国培说,贵州的石漠化主要是喀斯特地区的石质荒漠化,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首先是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造成土壤层的相对贫瘠且易流失(主观方面);其次是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生态环境原本十分脆弱的喀斯特地区森林植被急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形成石质荒漠化即石漠化(客观方面)。有关人士还指出,不仅是过去,就是在现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大政策的背景下,仍有地方(包括贵州在内的)还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所谓的发展,换取所谓的经济增长目标,这不得不令人感到忧虑。

    有关人士针对贵州的石漠化现象感慨说:“是的,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使得贵州拥有如荔波的大七孔、小七孔和织金洞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有着发展大旅游的先天优势,但我们也千万不要忘记,喀斯特地形地貌还有着土壤贫瘠、稍不注意保护就会发生水土流失而至石漠化危及人们生存的危险!”

    针对每年仍以6.7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大的石漠化现象,有专家在“论坛”上力呼,有关部门如不加大治理力度,在不远的将来,曾经向世人耀称:贵州为“公园省”、贵州有着真山真水的贵州人将无颜旧话重提了。到那时,贵州的各项发展无疑会受到其制约。

    降服“石魔” 还有待时日

    由于石漠化地区具有严重缺水、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生产力急剧下降等特点,所以它使得生活在此的老百姓长期难以摆脱贫困。因此,石漠化现象在贵州的很多地方也被人们称为“石魔”。据介绍,因为贫穷,又使得贵州的石漠化现象更加加剧,使他们走进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怪圈。到目前为止,石漠化现象是贵州省部分地区贫困的主要根源和心腹之患,有的地方甚至到了山穷水尽无法生存生活的境地,如果不对其进行重点治理,贵州就难以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当然也就无从谈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据有关方面的数据表明,贵州省每年水土流失面积约为6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长江和珠江的泥土为2.7亿立方米。

    而来自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却告诉我们:一般地区的岩石风化为1厘米厚的泥土的自然过程大约200-400年,但喀斯特地区的岩石由于所含形成泥土的元素少,形成1厘米厚的泥土所需时间则为1.2-3.2万年。由此可见,仅仅靠自然来进行“自我治理”是不行也不切合实际的。

    对此,贵州省委、省政府近年来把“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与包括交通、电力、能源建设等一起作为新世纪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构筑“两江(长江、珠江)”生态、再造贵州秀美山川作为贵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目标来抓,先后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速生丰产林用材林为主的基地建设等有关治理石漠化六大重点生态工程。到目前为止,虽在一些地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石漠化面积较大且还在不断扩大和所需时间长,使得贵州在治理石漠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年,国家在贵州投入的资金就高达18亿元之多。

    在谈到石漠化的彻底治理时,官国培说,由于石漠化的治理是一个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很强的生态公益事业,它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且短期内看不出成效,所以需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政策、法制和税收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各部门之间也要在“生态建设”旗帜下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在山、水、林、田、路等多种措施上进行综合配套治理,特别是在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大力恢复和保护森林植被等生物措施的同时,应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并开展必要的辅助工程建设,如建水池、挖水窖、修沼气池、改灶节柴,以及对已丧失了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的老百姓实行移民搬迁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石漠化治理走上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的路子,从而使包括贵州等地在内的石漠化现象这道难题得到解决。(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搜索:
公告: 石漠化共享与决策支持平台网站建设中